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

萬華合氣道場5週年對合氣道練習的回憶

 在合氣道場上的練習,有著各式各樣的人們,臥虎藏龍比比皆是;身材高高低低、壯碩矮小都有,從不知練習的對手真正的底細,於是在練習技法時,不管對手是誰,都要抱著認真的態度去練習,絕不可掉以輕心;對於道場的任何一個人,全部都要懷著學習的心態與之練習,千萬不能對不好做、無法配合、做不動的、身體硬梆梆、護身倒法不好、老人、小孩等,就望之卻步,能避就避,如此的心態,那真正要面對到的,又怎麼能施作合氣道?
 30多年前在北市萬華的老松國小內的道場,有個學員,山東人、身高180以上;體重約100公斤;身材壯碩;約莫30多歲,他是當時的警總上尉保防官,初到老松道場練習時,沒有人要跟他練習,因為他粗壯的手抓的很緊,讓你一動也不能動.又沒法跟你好好配合.沒有一個人能摔的動他.同期的學員都避之為恐不及,即使連老師們也不知要如何跟他做。怎麼辦?唯一不能逃避的只有當時身為負責教練之職的我,為了管理道場的進度與和諧,只好由我這16歲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教練,賣力的跟他練習,利用合氣道技巧讓他折服,就這樣的也慢慢的讓他晉昇到一級;之後他才開始體會合氣道利用氣力的圓形原理;而不只是光靠直來直往的力道。而在某次閑聊中,他才透露出,他曾經拜摔角大王常東昇為師,學過摔跤,當初他來學合氣道,也是想試試合氣道是否能摔的動他,還好沒讓他失望,不然在沒人願意教他,跟他練習之下,很快的就跟合氣道說bye-bye;雖然之後他成家、生子,也為職業之故,而無法繼續練習合氣道,但我相信合氣道應該不會讓他失望。
 想當初在老松道場剛開辦之時,我們這一期師兄弟,每天都會有新問題產生,老師們都窮於應付,變成來老松道場上課的老師教練們,都要有三兩下子,更要做足功課;如果老師們無法解答,同期的師兄弟們,會一起努力的以各種不同的技法練習來尋求解答,因此造就了與臺灣其他道場的不同的技法。
 試想;35年前,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,沒有影音光碟DVD、網路NET,所有資訊被上層封鎖,但道場同學們自行訓練出來的技法,也就如同日本許多合氣道前輩的技法相同,學習是不能怕困難的,當時來教的老師、教練也被我們所感染,不以同學們提出問題為忤。 
 最近跟學員在練習完後閑聊(教)與(學)的問題,老師要從教學的瓶頸中,突破困難,解決問題,才能再進步;不然高高在上,認為已經沒有再學習的空間與必要,恐怕在瞬息萬變的武學境界裏,很快就會被淹沒,這是無可退避的問題。
 學生也是一樣,不只是光學而已,在學習的過程當中,也可發掘新問題,提出來與老師做研討,這不僅讓大家都有思考的機會;也是讓老師能對與自己不同點、不知道之處,重新再做研究,認真思考與學習,教學要相輔才是能使合氣道練習進步的契機。
 老師與學生們要相互尊重,同學之間更是要感情融洽、和樂融融,這才是道場真正所想要達到的學習境界。千萬不要再一味的畏懼老師,變成了一言堂的教學;也不要再阿諛奉承老師.而讓老師的言行變成國王的新衣。
 萬華道場走到了第五年之際,重新回顧檢視這些年來的自我精進與教學,不足與未迨之處甚多,這也是未來六年、七年要更加努力。在此由衷的感謝曾在萬華道場上一起練習過的人,與現在一起在萬華道場上努力練習的人。
                武產合氣道 黃藏賢99.3.9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