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兩天的交流練習當中,不僅僅是交流技法,也在作思想交流,因有些個問題,在道場裏有學生自會提問起.也有一些是存在於合氣道世界裏的差異問題,我們也希望通過相互的不同點,來作對合氣道的更多探討與了解,以下就這些問題來作討論。
(一) 級位色帶:在很多國家,或很多道場裏的合氣道練習者,只有繫黑帶與白帶兩種,當然他們也有級數分別,只是不論什麼級位.在道場裏一律是繫白帶;只是各道場為了因應發展與管理,利用帶子的顏色來區分級位.也就不足為奇,要曉得全世界的道場級位區分還有分成6級制、8級制、9級制、10級制、13級制,下次見到不同顏色帶子,就不要覺的奇怪;碰到白帶也不要認為人家剛學,像影片裏以色列耶路撒冷合氣道場-Alex Waits就是4級,已經學了2年的合氣道。
(二) 練習時間:一般日本合氣會的晉段標準是以練習300小時後,才能作晉初段測驗,但在我所碰過的歐美合氣道練習者,印象裏大多是5年才晉升初段。(若每週上ㄧ堂課,5年就大約250小時;每週上兩堂課,5年就大約500小時,ㄧ般來說每週上三堂課是最通常的,且多數道場皆是如此。)
這是各國道場指導者的觀念差異使然,也作不得準誰好誰壞,但多練總沒錯,所以又何必對帶子的顏色與段位,那麼在乎。
(三) 受身:道場學員每次跟外籍合氣道人士作練習,都感覺他們的護身非常好,在國外的道場,老師要升一位學員的初段,並不完全著眼於這個學員技法作的多好,而是一定要學員先學好完全的護身,才會讓他晉升初段,否則在未來段位的練習當中,受傷的機會將會提升。
(四) 基本動作的一些概念:每一個道場的熱身操與與合氣道基本動作是完全不一樣的,尤其是基本動作,受制於以往在主導合氣道教學權利的師範,所形成的各類想法,即令一些東京本部道場認為重要的基本動作,有些道場也不一定會施作。
再者就是有關於「逆半身片手取轉換法」的施作,當受方開始抓取時,雙方會呈逆半身姿態;取方再以轉換體別,轉換身體至受方身側,在這邊就存在著練習的『差異點』,Alex Waits的道場練習轉換法,是取方必需再轉回至原地,受方變換半身後,雙方依舊呈逆半身姿勢,這是一種練習方式;而有些道場為了要以連續的方式作練習,就在施作到『差異點』時,是以受方離開原地至取方對面,等到受方轉換過身後,雙方就會成相半身,然後取方再以步足前進,也如此才能連續施作。有些師範對於這種為了讓雙方同時作轉換練習的方法.期期不以為然,他們認為既然是「逆半身片手取轉換法」就必需維持在逆半身,而不能形成相半身的姿態,否則就失去意義也增添危險。
每個道場、老師,各有各的思維,熟輕熟重,我們也無法置評,然而只要抱持著一個原則,多看、多學、多了解,將所練習到的存乎於一心,將來還是會瞭解,那一種方式最適合自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