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

浪費技法.從兩手取談入身投

浪費技法.從兩手取談入身投
臺灣武產合氣道思想系列專題──主講人:黃藏賢
前言:
今天在道場上.讓學員自行練習兩手取Ryote dori技法.固技練習後.四方投沒問題.到了入身投練習時.學員就邊作邊停下來.一下子說手脫不開.一下子頭又抓不到.後來變成對手彎腰.又作不成入身投.看到學員練習到那麼辛苦.卻又那麼的無奈.做老師的不自主的感到心虛.
主文:
合氣道測驗要考的~兩手取入身投Ryote dori Irimi naga~.其時都不是學員現行所施作的片手取一教式方法.或切手式的方法.這兩種方式都是行不通的.多做也只是在浪費技法.若說沒有兩手取入身投這個技法也不為過.所以當對方抓住我雙手時.急於擺脫對方雙手作入身投,這是錯誤的想法.只因我們被對方緊錮住雙手,一時間是無法解脫,要費盡心思去解開一手,以便去抓對方頭頸,根本就是徒勞無功,不切實際,解開對方一手,難道不會被那手攻擊,實在是危險之至.要知道入身投Irimi naga有別於合氣道的其它技法,它就像是一個千面人,有著各種不同的面貌.(1)兩手取入身投另一個身份就是天地投Tenchi nage,兩手取入身投用天地投來施作,不用脫開對方雙手即可行入身投之技,本來天地投就是入身投的子技法,所以兩手取入身投就是天地投;(2)兩手取入身投第二個身份就是呼吸投Kokyu nage,天地投為一手朝天,一手指地,施作入身技法,而入身呼吸投則為兩手皆先朝上方,再由上往下作壓制動作;另不管天地投或呼吸投皆可行表裏之技,因此兩手取入身投就有四種不同的做法.這些都是我們早已練習許久的技法,只因名稱不同,就當成化外之民,殊不知這都是一為二.二為一的東西,想那麼多的名稱,練那麼多的東西,不通曉技法的原委,還真的有些浪費,浪費時間.浪費腦力.浪費技法.但也由於入身投的技法,饒富變化,如此才能有真正兩手取入身投~天地投.呼吸投的多采多姿.
入身投Irimi naga是不經由控制受方Uke的手,即可施作技法,也不用刻意分別方向.體別.幾乎隨時隨地的都可施作,在施作其它任何技法失效之際,亦可隨時轉變為入身投施作,所以入身投在臨敵應戰,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法;我們在練習一對多自由技時,所使用的想法.身法,也是大都根據入身投的思維來作應用,因此對於入身投的特性,我們加諸於入身投的練習則更要多費心思,如此才能有表現合氣道技法的多樣面貌.
入身投Irimi naga的創見,是植芝開祖開創合氣道後的最終技法,也是合氣道的精華.入身投經歷了千錘百鍊的練習,與不斷的演化改進,化腐朽為神奇,讓不可能的糾纏轉化成有效的技法,也由入身摔的鍛練與精進,終達合氣的境界.
道祖晚年,歷來二.三代道主.田中萬川等師範.莫不以入身投為首要稽古與演武技法,也是用來闡述合氣道理的慣用技法.也由此入身投的出神入化.進而走向呼吸摔的千變萬化.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