練的早不一定練的好.晚練誰說不會成大器
有時在道場上.常會聽到學生嘆道:如果早幾年練.就會變得…..如何如何!如果年輕一點練.就會更……如何如何!以合氣道現行的段級晉升制度與審核方法.早幾年練.也許多的只是段位的數字.對合氣道的實際修為.也未必有幫助;若年輕一點就開始練.也不一定就能體察出合氣道的實質內涵.
合氣道固有其思想淵源.來主宰技法的練習與施作.不管早練晚練還是要把合氣道的心意練出來.否則合氣道只會淪為一項技巧.與柔術刀法一般.跟植芝開祖心目中.所以能成為道業的合氣武學.終究還有一段大距離.
人生的閱歷豐富與否.對合氣道的練習也是一大驗證.當年輕氣盛時.對諸多的合氣道思維.並不一定能夠完全體認接受.例如對氣.對力的分辨與體會;對絢麗技法的施作要求,在每過幾歲.每過10幾歲後.當人生的閱歷豐富後.對合氣道的認識就會更加深幾許.與「歲月同進」也是合氣道武學所以偉大之處.
當依循宇宙運行原理而不停練習的合氣道,如此歷經了幾年,或幾十年,但能有所成的就不只是練習而已.還要放入更多的「合気の心」.合気道のここる.這些心意,自古來就一直存放在天地之間,植芝開祖一生歷經萬事,從年少入伍戰爭,迺至家逢巨變,壯年遍學武技,遊歷日本諸地,它派交流廣闊,及至二戰中,則隱居於岩間鄉下,過著武農般的生活,晨起習武練劍,白天耕作,晚間則熟讀各家學說,是故哲學、宗教、神道、陰陽、書道、言靈、百家學問,莫不是在成就合氣道成為「人文武學」的道業.
當質與內涵;量與心意的合氣道稽古,俱與提昇之際,每日的練習就會有所成果;在道場上若能持之以恆的練習,對年少年老也將再無差別.
【先跑未必贏、力大未必勝、年輕未必強,知機知道者,才能先到達】
-引用網路上文章而節錄修改.
2009年時值開春練習之際,藉此勉勵武產合氣道.瓏山合氣道與諸多道場上的「年長練習者」、「初心者」、「曾經中斷練習者」,只要有心學習是~永遠不嫌晚.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