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氣道演武與競技的歷史問題
在植芝道祖創立合氣道以來.比賽或演武都是非常嚴肅的問題.糾纏至今.仍不得解.形成此一局面.主要的是要視植芝道祖.當初的思考方向與所持態度而言.
在大正年末.富木謙治師範與其弟堅三郎一方面跟著植芝道組學習合氣柔術.一方面又回到嘉納治五郎老師述說學習經過.但富木謙治師範是一個對武術研究非常執著的學者.在昭合初年.富木謙治師範一直致力兩件事.一是把合氣道納入武術教育體系(當時柔道.劍術已成為日本學校教育的一環).一是把武術運動制度化.競技化.這兩個思想層面.富木師範皆有向嘉納.植芝兩位老師詳細敘述報告.嘉納老師也是學者性格.很能容納富木師範的新知新想.但植芝道祖對把合氣道納入教育系統.表示贊同.而對合氣道制度與競技化則採保留態度.
這時為什麼植芝道祖會對制度與競技化表示猶豫.這應該要了解當時的年代.昭合初期.植芝道祖好不容易才有一個真正的落腳地.開館於東京若松町皇武館.這一切是新氣象.各方武術精英相繼投入皇武門下.當然植芝道祖會傾全力於發展.而無暇顧及其他.只能讓富木師範在門下代理授課.也讓富木師範繼續研修合氣武技.另一方面從當時的合氣道原始名稱.就可看出端倪.植芝塾.合氣武術.皇武門之武產合氣.合氣武道.這每一個階段.都代表植芝道祖的武術心境.在道祖心中真正的合氣道尚未臻至大全之前.實在不能讓任何人片斷的曲解合氣道.因此植芝道祖在岩間野外道場潛修之前.對個人演武.競技等等皆表不贊同之心情.
二戰前後,植芝盛平道祖在岩間道場武農般的修練.與週遊日本各道場歷練.終於把合氣道的思想架構與合氣武技逐漸融合成一體.到此時二戰已經結束,日本百廢待舉,之前皇武門下,武產合氣門下皆已復員返回國內,並重歸道祖門下,從新修練合氣道.
在昭合30年間之前.道祖一植無法讓門下弟子.在旁人面前展示合氣道.其實老道祖心中還是有一層顧慮.什麼是真正的合氣道.在這些皇武館時期的弟子或在外通稱(武產合氣)的門生.於二戰中荒廢的武技.能夠達到在植芝開祖心中所理想的合氣道境界嗎?這一切在昭合29年的日本長壽會主辦武道大賽中.塩田剛三師範以優異的合氣道武藝得冠後.似乎也打破了不競技.不演武的想法.
.於是在昭合30年間塩田師範另設養神館合氣道.
.昭合31年間.道祖也被二代主與合氣會的理事成員(要了解這些都是出錢出力的贊助人)說服.答應可以公開演武.從此以開祖為先例.各師範第子也陪著植芝開祖在日本各地演武示範.
.昭合33~35年間富木師範.也在日本體育文化部門要求之下.把合氣道要體育運動化.競技化.
從此之後.合氣道在眾弟子心態想法之下.各朝自己的路發展.植芝開祖也知道.世界的潮流是無法禁止的.弟子能夠有所成就.合氣道業就會有長久的發展.也就樂觀其成.
既然能夠演武,那競技對植芝開祖祖也就微不足道,老道祖既無法不讓二代主不演武,那對富木的競技亂取法,更不會再說什麼,現行合氣會禁止任何形式的比賽,說真的,都不是植芝盛平開祖的原意.合氣會在開祖升天之後,二代道主對門戶之見,更為加深,一切以合氣會為主,對於其他的合氣道相關武學,保持間隔的態度,直到1999年三代主植芝守央繼位後,才慢慢有所改變.
但要了解.對於合氣道而言,其實不良的演武所帶來危害,往往要比競技比賽來的大,因為比賽的好壞.從不會有人把它當成是合氣道的真正意涵;反而對位居上位高段者.只為表彰個人心中武學概念,不遵從合氣道意旨,以似是而非所演武出來的非合氣道動作技法或名稱,以致讓它人.外人對合氣道原意誤解.或對所謂的神技.嗤之以鼻.才是真正在荼毒合氣道.
演武也好.競技比賽也好,在植芝道祖心中,對真正合氣道而言,仍有一道界線鴻溝存在;要發展合氣道,競技演武都順其自然;如果要追求植芝開祖合氣武學大道,就如同道祖所言:合氣道是要用全生命去修練.在無其他.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